
主讲人:张冠张,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
Email: kcchang@pkusz.edu.cn
时间:2022年7月6日下午14:00
地 点:物电院A112
联系人:廖蕾
报告摘要:
随着摩尔定律放缓,电子器件和芯片在性能上的提升愈加困难,面对器件对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迫切需求,报告人张冠张老师将绿色低温超临界流体引入电子领域,利用交叉学科的研究背景,深入开展了超临界流体与电子器件和材料之间的一系列研究,成功修复包括阻变存储器、薄膜晶体管、第三代半导体器件、二维电子器件、碳纳米管器件等多种器件内部缺陷,有效改善器件的电学、光学特性;在低温下成功去除各类聚合物材料、生物材料中的小分子杂质,提升材料和薄膜的电学和光学品质。研究主题不仅致力于创新性,同时兼顾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。
本报告将从电子器件及材料所面临的瓶颈和所需解决的问题出发,介绍超临界流体的特点和技术应用,重点阐述已开发的多种超临界流体技术(包括氧化、碳化、脱羟、提纯等)及其在各类电子器件和材料上的研究进展,并进一步探讨超临界在神经形态器件、生物材料及器件等领域的应用,报告最后将对超临界流体的应用发展做出展望。
个人简介:
北京大学助理教授,2014年于国立中山大学(中国台湾)获得博士学位,2017年加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,研究领域包括:新型存储器与类脑计算、生物电子、超临界流体等,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、深圳市科创委等项目。迄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,其中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, Materials Today, Materials Horizons, IEEE EDL, IEDM等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,引用2400余次,已授权国内外专利50多项。担任AFM、APL、EDL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,IEEE高级会员。